對於患有禿頭(Alopecia Areata)的人來說,頭皮益生菌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近的研究發現,頭皮上的微生物群(也稱為菌相)可能對禿頭的發病過程產生影響。讓我們深入探討頭皮益生菌如何影響禿頭的可能機制。 


對於患有圓禿/鬼剔頭(Alopecia Areata)的人來說,頭皮益生菌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近的研究發現,頭皮上的微生物群(也稱為菌相)可能對禿頭的發病過程產生影響。讓我們深入探討頭皮益生菌如何影響禿頭的可能機制。

1. 頭皮菌相與禿頭的關聯性

頭皮包含各種細菌,這些細菌可以進入皮膚的深層組織。此外,許多細菌通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這就使得通過常規拭子採樣的方式研究它們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為這種方式可能無法代表這一區域的情況。早在2013年,Matard等人首次報告了皮脂腺炎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頭皮毛囊深處存在生物膜的存在,這表明了它們的普遍存在。

頭皮的微環境具有多種有利於細菌長期滲透的條件,包括濕潤、血管化、相對較好的遮蔽紫外線的保護以及細菌生長的較優化pH值。此外,頭皮毛囊的角質層相對鬆動,這也有利於微生物的進入。除此之外,一些皮膚細菌具有促進滲透和侵入的酶,進一步促進了這一過程。

2. 頭皮益生菌在禿頭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頭皮毛囊的細菌定居並不是無序或隨機的,而是在生理狀態下受到調節和平衡,免疫系統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建立的系統穩定,互惠互利,處於恆定狀態。細菌與毛囊組織之間建立了通信,並且這個過程是動態的,因為微生物群影響了免疫微環境(免疫系統細胞的功能和組成),而這一環境的特性又調節了當前微生物群的組成。多種機制參與了頭皮毛囊微生物的塑造過程。

在正常的健康毛囊中,有一定數量的抗菌肽(AMPs),如β-防禦素1和2、psoriasin和RNase 7,這些AMPs由位於毛囊不同區域的角質細胞分泌。此機制涉及到免疫系統的激活。另外,外根鞘角質細胞還可以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招募免疫系統細胞,以應對毛囊內細菌的過度滲透或菌相失衡。此外,毛囊的結締組織中充滿了巨噬細胞和肥大細胞。細菌源性代謝物刺激角質細胞,如上文所述,角質細胞可以分泌對肥大細胞具有抗菌能力的生長因子,因此它們影響了毛囊微生物的建模。

此外,主要分布在毛囊頂部的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s)延伸其樹突,以捕獲和處理細菌源性抗原並將其呈遞給T細胞。這會觸發適應性免疫反應,進一步塑造了毛囊微生物的組成。因此,抗原呈遞細胞對細菌的訪問對於影響毛囊恆定性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3. 頭皮益生菌和禿頭的關聯性

在正常狀況下,健康狀態下的頭皮毛囊微生物與皮膚的微生物群相似。在其中,放屬的豐度較高,特別是Propionibacteriaceae和Corynebacteriaceae家族,以及Firmicutes屬(Staphylococcus和Streptococcus屬)和Proteobacteria門。這種健康的頭皮毛囊微生物不僅能夠防止病原菌的定居,還能夠刺激與免疫反應的啟動和維持相關的細胞的細胞因子的產生,並影響減少炎症和組織修復。

然而,目前關於頭皮微生物群的細菌相對禿頭的變化的研究尚不明確,無法確定這些變化是禿頭的原因還是其次現象。然而,頭皮微生物群的失衡或細菌源性物質和免疫原性物質的滲透可能會影響皮膚免疫反應和炎症過程的調節。周邊毛囊炎症是禿頭發病機制中的關鍵過程,此外,在生長期間,毛囊更容易受損,生長依賴於毛囊基部周圍強大且堅固的屏障。因此,頭皮毛囊的微生物群可能是禿頭發病機制的一個重要因素。

4. 結論

益生菌在頭皮微生態平衡中可能起著關鍵作用。儘管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深入了解頭皮微生物群和禿頭之間的關聯性,但這些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這種疾病的複雜性,並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您有禿頭問題,建議您諮詢專業的皮膚科醫生,以確保獲得適當的治療建議。